咨询电话:400-027-0309

  首页 >> 研究领域 >> 生态旅游

研究领域

生态旅游中社区参与模式介绍







生态旅游与社区参与的关系




 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是可持续的, 它必须考虑社区的参与, 将当地居民当作合作者, 保证居民在旅游产品设计、旅游规划实施等方面进行参与, 并使居民在景区保护和社区发展中获利。(Robert H.Horwich)


生态旅游与社区参与的关系:

①社区参与有助于原生文化资源的保护。

②社区参与有利于游客获得更为真实的旅游体验。

③社区参与可以确保目的地居民享有经济利益。



 



CBET




 ①CBET概念:community-based-ecotourism——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

②CBET的特征主要体现为:社区拥有;社区受益;生态可持续;小规模、低影响;解说原真性。


CBET被认为是更接近真正意义的生态旅游, 是基于社区的自然资源管理(CBNRM)的实现形式, 是保护和发展一体化项目(ICDP)的基本组成部分,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防止经济漏损和保护当地传统文化。


 

 



社区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行政隶属复杂、条块分割管理, 导致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低下。②普遍缺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能力, 缺乏社区及公众参与机制。③当地居民从旅游活动中收益微小。④社区居民缺乏参与意识。



 



社区参与决策的基本过程




 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一地方旅游规划指南》一书中,将社区参与旅游决策的过程大致分为8个步骤。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管理模式




① 政府主导管理模式

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执行决策规划、资金扶持、人才培训等各项措施,对生态旅游发展给予积极引导和支持。政府主导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② 旅游区一社区一体化模式

有文化特色的社区一旦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很快就会发展成为旅游景区,旅游活动依托社区发展,社区与景区就融为一体。如:西双版纳傣族园旅游区是依托蔓将、曼春满、曼乍、曼嘎、曼听等5个保存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以社区为背景建立起来的。






 一方面,社区生活是景区主要的构景要素。傣族的宗教、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干栏式建筑成为景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景区和社区一体化的格局不可避免地使社区居民卷入旅游经营活动中,经营旅游也成为社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③ 旅游区一社区职能分工模式

政府与旅游企业、社区居民之间在提供旅游服务的职能上采取合理分工,可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如:三峡车溪旅游区重点开发了巴楚故土园、三峡民俗村、农家博物馆等景点,分布在社区之中,并与社区生活区、生产区构成三位一体的有机系统。








车溪推行旅游区和社区的职能分工,公司负责景区开发、营销与经营、各景点采取连票制,只收取门票;而餐饮、住宿、购物等赢利点出让给社区居民;地方政府通过成立车溪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旅游发展引发的矛盾。








社区参与模式案例分析


哈玛谷社区参与模式




玛谷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尼史村下属的一个自然村, 坐落在纳帕海自然保护区南端。哈玛谷村在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担心外来公司利益导向而导致过度开发,拒绝外来公司的投资要求, 自主开发哈玛谷的生态旅游。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社区参与模式





 广东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北部,南岭保护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尤其是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现状。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本文部分理论来源于

《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_刘静艳》

《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问题研究_曹燕》

 


© 2018 武汉沃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1015642号-1